孙涛,95后,东北24K纯爷们,说话敞亮,行事剽悍。 他打小上进,自负:学习第一,打游戏第一,甚至连打架都第一。大学毕业前,孙涛一度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,什么也捶不了他。 后来,初出茅庐的他挨了一记社……
孙涛,95后,东北24K纯爷们,说话敞亮,行事剽悍。
他打小上进,自负:“学习第一,打游戏第一,甚至连打架都第一”。大学毕业前,孙涛一度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,什么也捶不了他。
后来,初出茅庐的他挨了一记社会“大摆拳”,猝不及防,猛男落泪。
2021年,迷茫于事业和未来的孙涛踌躇入蜀。改天换地,天府之国多元开放、生机勃勃的口腔市场环境让他重新看到希望。从此锋芒化作进取,热血注入理想。四年琢磨,璞玉终于露出灼灼光辉,孙涛闯出了人生新天地。
为什么学医?孙涛的理由很实际。他是留守儿童,“做医生工作稳定,下一代不用再经历成长的孤单”;二来他也很看重社会评价,“穿白大褂,光鲜亮丽,受人尊重”。
2014年,孙涛如愿考上锦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。他头脑聪明,边玩边学,大学生涯过得如鱼得水。一位老师喜欢他资质过人,鼓励孙涛往口腔更高领域深造。
2019年,孙涛边在上海同济医院口腔科实习边准备考研。次年,孙涛不负众望,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升入大连医科大学口腔修复专业研究生,师从我国著名种植修复专家、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主任曲哲教授。刚进科室,孙涛就凭借开朗“会来事”的性格,蹭到不少上种植手术台观摩、操作的机会,导师和前辈们也乐意传授他临床经验。彼时的孙涛,竿头日上,未来可期。
然而,真实的生活不是爽剧。命运,终于对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下手了。
学业折戟 梦想再陷樊笼
研究生念了不到一年,孙涛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办理休学,从象牙塔匆匆踏入职场。
持执业医师证,有三甲公立医院实践经验,孙涛被大连一所知名口腔录用。“我的理想是向种植学科发展”,但上班第一天,他发现自己被安排的工作竟然是洗牙。
半个月后,孙涛找院领导沟通自己的职业规划。不料对方态度倨傲,答复说:“35岁之前,别想碰种植!”孙涛眼前一黑,那一年他25岁!当地口腔行业普遍存在的对资历的偏见,让这个自信的年轻人,第一次感觉遇到了无法靠努力征服的对手。
孙涛很痛苦,不想妥协,但又无可奈何,甚至开始有了放弃的想法,“实在不行,就跟家里人去新疆做生意算了”。
至暗时刻,一位在成都工作的同学联系了他,对方电话里说,“成都(口腔)环境很好,只要你有技术有实力,不会有人卡着你,想做什么都可以。”要最后一搏吗?孙涛回想起过去两年备考研究生和执业医师时废寝忘食的努力,“学到头发都秃了,如果现在放弃,实在太可惜了!”
2021年春,北国冰封初解,锦城已是桃红柳绿。孙涛告别父母,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追梦之路。
从半亩方塘 到浩瀚大海
来到传说中的“网红城市”,孙涛首先注意到的是大小林立的口腔医疗机构。背靠百年华西且人口基数庞大,成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。蓬勃的市场,自然催生了激烈的竞争,为保持市场竞争力,这里的口腔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更加先进灵活,其表现之一就是格外注重人才的精准培养,年轻医生得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。
短时间里,孙涛辗转了几家口腔诊所,最终被一家中等规模的机构聘用——以种植“培养生”的职位。对孙涛而言,这是“绝对不能错过的机会,如果把握不住,将会后悔一辈子”。他一边为诊所的种植医生手术配台,一边抓紧所有时间学习。
很快,属于孙涛的机会终于来了。他就职的诊所一位种植医生离职,勤勉的孙涛成为上级心中最佳“补位”人选,“那是在2021年6月,给排了一台右下颌单颗种植”。即将独立开展手术,孙涛激动得睡不着觉,索性找了一例同牙位种植的大咖教学视频来看,十多分钟操作过程,他“看了两天,一个小时没睡,都给它看包浆了!”值得欣慰的是,两天后,孙涛首战告捷,正式以种植医生的身份站上新的跑道。
直到这时,孙涛绷紧的心才有了些许放松。一直埋头赶路,他第一次有余暇欣赏这座城市。盛夏的午后,人行道上树影斑驳,阳光从叶隙洒下,热烈惬意,有那么一瞬间,孙涛感觉像回到了大连老家。不一样的是,这里的孙涛,有志在事业竞赛圈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随后几个月,孙涛如打通任督二脉,逐步开展了更多复杂的种植手术方案,如GBR、上颌窦内提升、上颌窦外提升、骨劈开、即拔即种等,同年11月,他又成功完成首例半口即刻种植案例,进阶之神速,同行前辈都评价他天赋超然。
志在顶峰 与强者同行
须知少日拏云志,曾许人间第一流。成为种植医生后,孙涛满血复活,不甘人后的心气又回来。
孙涛就职的诊所,医生流动率挺大,每有同事离职,孙涛都会接收一部分对方手里未结束治疗的顾客。2023年中,他的诊间来了位中途转诊的大叔,大叔自述种牙后总感觉不舒服。还没等孙涛了解具体情况,陪同大叔来的朋友非常直白地吐槽:“我早跟你说,看牙除了华西,就得上新桥!”虽然那颗牙不是自己种的,但要强的孙涛内心还是觉得“受到了一点刺激。”
那时,孙涛已成长为这家诊所主力种植医生。回想两年多来的接诊经历,孙涛发现,他的顾客中许多人都曾在别的医院种过牙,但“就是没接诊过一个从新桥转院的顾客,一个都没有!”孙涛感慨地总结:“这说明新桥的顾客满意度高、粘性大,再种牙还会回到新桥去。”
新桥口腔,孙涛其实并不陌生。早在来成都的第一天,朋友请吃饭,就约在衣冠庙附近。等待中,朋友拍了新桥口腔衣冠庙院区辉煌醒目的大楼给他,配文:这就是成都排名第一的民营口腔。当时的孙涛,并没有太多的感觉:“不过就是大一点嘛。”
时移世易,当孙涛再次来到新桥口腔衣冠庙院区楼下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“我要在最好的平台展示自己,证明自己!”2023年8月,27岁的孙涛正式加入新桥口腔,成为半口全口种植团队最年轻的医生之一。
少年依旧 骄傲且赤诚
孙涛是一个不信鸡汤的人,他看重目标达成,从不用“路上的风景”来安慰自己。这也是他喜欢口腔种植的原因:“马上能看结果,种得好不好,手术完拍个片子就知道。”
孙涛的朋友圈,晒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做的半口全口种植案例,每一张图都是他自豪的作品,是他成就感的来源。孙涛有“对称型”强迫症,生活中体现在物品必须对称或整齐,延伸到工作中,就是对植体植入“精准度”的极致追求。每次手术前,他习惯专门抽出一段时间,看着顾客的口腔术前片冥想手术过程,直到胸有成竹。手术结束后,他细细分析每颗植体植入的位置是否和设计方案一致,“我的自我要求是,偏差只能有1~2mm,自由手种植要像数字化导板种植一样精准。”截至目前,孙涛在新桥口腔完成了逾10000颗种植牙治疗,其中半口全口即刻种植近千例。
孙涛说,成都对他而言是一个“福地”,不仅因为在这里他实现了种植医生的梦想,还因为在成长的路上,遇到了许多给予他包容和鼓励的顾客。为了回报这些善意,他要求自己同一个错误绝不犯两遍,对待每一位顾客,都尽心竭力。曾有一位从成都郊县来做全口种植的大叔,术后一周因为吃“硬菜”划破了缝线,伤口不断渗血。孙涛半夜驱车两个多小时前往当地医院急诊室帮忙处理。“其实只是缝一针,几分钟的事,但顾客看到我来了,会觉得更安心。”止血以后,顾客看着风尘仆仆的孙涛,不好意思地说:“孙医生,这牙它就怕你。”新桥口腔有许多少数民族顾客,因为彼此语言不通,孙涛常比划着给人讲解手术方案,动作让人忍俊不禁,但孙涛说:“虽然不能100%传达到位,但我的真心,顾客是可以感觉到的。”在高手林立的环境里,年轻的孙涛依然踌躇满志:“我要让每个顾客觉得,找我做种植,是一个幸运的选择。”
现在,孙涛在成都安家了,他理解了当初的父母,也和自己孤单留守的童年和解。在一次从大连探亲回来的飞机上,机舱里播放起赵雷的《成都》,孙涛没忍住热泪盈眶。如这座城市般温情脉脉的歌声里,昔日迷茫徘徊的身影渐渐隐没,再见少年擎着胜利的笑,前方是一片新的碧海蓝天。